電子臺秤稱重傳感器載荷分配調整方案 電子臺秤稱重傳感器載荷分配的調整,按影響衡器的計量性能和其他性能。本文介紹了電子臺秤采用支承安裝、并聯(lián)使用多個稱重傳感器載荷分配的調整。電子衡器大多數(shù)使用多個電阻應變式稱重傳感器,安裝形式有支承式(壓式)和吊掛式(拉式)兩種,通常采用支承式安裝。 電子臺秤稱重傳感器使用時,應按選擇原則正確選擇其結構形式、計量特性等技術經(jīng)濟指標,達到*性能價格比要求。衡器安裝后還要進行分部調整和隨機調整,其中主要工作之一就是對多個稱重傳感器進行載荷分配的調整,即通常所說進行傳感器受力一致性調整。由于電子衡器使用多個傳感器,串聯(lián)、串并聯(lián)輸出方式實際已不再應用。本文用支承安裝、并聯(lián)使用的多個電阻應變稱重傳感器為例,介紹載荷分配的檢查調整方法、吊掛式安裝的稱重傳感器載荷分配的調整也可參考。 1、稱重傳感器載荷分配調整的依據(jù)和前提條件電子衡器是通過稱重傳感器將質量(重量)轉換成電量的一種質量(重量)測量方法。 電子衡器對所有使用稱重傳感器的基本要求是:輸出電量信號和輸入質量(重量)信號單值線性對應;有符合要求的準確度和較高的靈敏度;有較好的頻率響應特性和較小的惰性;對被稱物狀態(tài)影響小;能在較差的環(huán)境條件下工作;穩(wěn)定性、可靠性好、壽命長。電子衡器的多個稱重傳感器載荷分配的調整,即通過調整傳感器受力一致性,減少秤臺多支點平衡“靜不定”的問題影響,保證秤臺支承的穩(wěn)定性,從而保證秤臺重心不承重力而偏移,達到保證衡器的準確度和有關計量性能要求。 稱重傳感器載荷調整的前提條件:主要是對衡器各部件的安裝質量進行檢查調整,達到技術標準、檢定規(guī)程、施工圖等技術文件規(guī)定的技術要求,把并提出必要的部件及特性要求。對新安裝的衡器,各部件應進行全面檢查。 1.11 秤臺的結構 秤臺除滿足計量性能和使用要求外,應具有秤臺結構的對稱性、自重分布的均勻性。 1.12 稱重儀表系統(tǒng) 稱重儀表系統(tǒng)按要求技術指標測試合格。 1.13 稱重傳感器的選擇及連接 稱重傳感器的選擇除滿足衡器要求的性能指標外,應盡量選擇使用輸出靈敏度及輸入阻抗一致性的傳感器,并在接線補償盒中正確連接。接線補償盒應可能安裝在計量室內稱重儀表附近。 1.14 稱重傳感器輸出靈敏度在補償 稱重傳感器在制造時已進行了多種補償,其中包括輸出靈敏度補償。但在電子衡器使用的多個傳感器中,每個傳感器的輸出靈敏度不可能*相等,在供橋電壓相等時,將會產生不可忽視的稱重誤差。因此,每個傳感器的實際供橋電壓根據(jù)其靈敏度不同而有差異,即需要再使用時進行輸出靈敏度補償。 多個傳感器并聯(lián)輸出,通常使用一個供橋電源。對傳感器進行靈敏度再補償時,實際供橋電壓的選擇方法是:設多個傳感器中,第i個傳感器的靈敏度Sizui小,取其供橋電壓Ui符合給定的范圍,則靈敏度為Si的第j個傳感器的實際供橋電壓Uj由下式確定:Uj = ( Si/Sj) ×Ui通常是通過調節(jié)接線補償盒中對稱串聯(lián)在傳感器輸入回路的電位器來實現(xiàn)。 1.15 消除或減少傳感器輸送電纜及各種干擾因素的影響 傳感器輸入電纜及各種干擾因素產生的虛假信號,影響載荷分配調整的正確性,必須采取措施消除減小。為了避免輸送電纜的影響,電纜的質量、長度及布線均有要求;電纜質量好,線間絕緣電阻> 10MΩ,傳感器有較高的對地絕緣電阻,傳感器和供橋電源對地絕緣電阻之和> 200MΩ;電纜阻值、溫度系數(shù)、分布電容等直線、交流參數(shù)相同;標定(檢定)與使用電纜長度一致,并要求所用傳感器電纜固定長度相等,當實際使用中電纜不夠長時,續(xù)接就應采用與傳感器一致的電纜,采用焊接,不能用插頭座形式連接,焊接處應采取防護措施;布線正確,避免電纜干擾影響;電纜有屏蔽層并正確采用屏蔽接地技術。達到屏蔽效果;采用比率測量長線補償技術,尤其是電纜較長時很有必要,等等。 1.16 傳感器支承高度調整裝置 除采用墊板有級調高裝置外,有雙面調整墊板等無級調高裝置,或微調裝置。如果沒有無級調高裝置,可被薄墊板。無級調高裝置初始安裝時高度應放置在正負可調高范圍的零位處。 1.17 秤臺安裝的初始水平度、標高及相關尺寸是一個重要因素,用以判斷秤臺及傳感器的安裝情況不僅要達到技術文件規(guī)定的技術狀態(tài)要求,而且直接影響載荷在傳感器上的分配。 2、稱重傳感器載荷分配的檢查調整 在稱重傳感器載荷分配調整的前提條件下,進行載荷分配的檢查調整。 2.11 傳感器空載時的輸出值(零點輸出) 由于傳感器標定(檢定)時的供橋電壓Uj可能與使用的供橋電壓U不一致,并且又經(jīng)過輸出靈敏度再補償,確定了實際供橋電壓Ui。因此,可以根據(jù)傳感器標定(檢定)時的空載輸出值Eoib計算實際供橋電壓是的空載輸出值Eoi。 Eoi = (Ui/Uj) ×Eoib 傳感器空載時的輸出值也可進行現(xiàn)場實測;用千斤頂抬秤臺,用稱之以百貨高精度數(shù)字電壓表在接線補償盒中測量各傳感器空載時的輸出值Eoi。筆者認為,實測方法更準確、實用。 2.12 傳感器在秤臺自重作用下的輸出值 檢查各傳感器在秤臺自重作用下的輸出值Eoi,并計算輸出增加值△Eoi。 △Eoi = Eoi - Eoib 為調整方便,還應計標出增加值的平均值△Ei。△Ei =Σ△Eoi/n ( n—電子衡器實用傳感器的數(shù)量) 2.13 傳感器載荷分配的調整 據(jù)文獻介紹,在秤臺自重的作用下,按調整方法“逐個調整電子臺秤各支承點,使在傳感器上的載荷至少有20%的示值”。文獻中指出,使用四個傳感器時“四個傳感器的輸出電壓應基本相同,各自為(秤臺)自重的1 /4左右”。我們通過實踐認為,在秤臺自重作用下,傳感器輸出增加值與輸出平均增加值的相對誤差在±5% ~ ±10%為宜,且衡器準確度越高,調整應更精心細致。 將各傳感器在秤臺自重作用下的輸出增加值進行比較,如果其傳感器的輸出增加值與平均增加值和相對誤差小于要求值,或輸出增加值遠小于平均值甚至無輸出增加值時,則用該傳感器的無級調高裝置進行調整,或用千斤頂抬起秤臺,用薄墊板進行調整,抬高傳感器支承高度;如果某傳感器的輸出增加值與品均值的相對誤差大于要求值,或輸出增加值遠大于平均值時,則用該傳感器的無級調高裝置進行調整,減低傳感器支承高度;抬高和降低傳感器的支承高度這兩種方法也可同時使用。當秤臺自重較輕或調整要求更高時,還可以進行加載調整或校核。若使用n個傳感器,則用約等于1 /nzui大稱量的標準砝碼置于秤臺中間,進行調整或校核。加載調整或校核時,要求所加載在秤臺上具有幾何位置的對稱性,以保證傳感器分配的均勻性。 以上檢查調整過程中可能需要反復進行,直到符合載荷分配一致性要求。用無級調高裝置或薄墊板進行傳感器載荷分配的調整,一般情況下秤臺高度變化微小,通常不超過1mm,不會使秤臺標高超差。 |